新闻动态

千年仙枣不留核,五月落梅犹有花。《中华字经》创作全纪录之12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0:49    点击次数:75

黄鹤楼有“仙枣亭”。联云:

千年仙枣不留核

五月落梅犹有花

这幅对联不一定知名,但创作者,你一定听说过,他就是晚清诗人、大书画家何绍基。

传说明代黄鹤山有一片枣林,枝繁叶茂,但不知何故从不结枣。有长者牵头,在山上建了一座“盼枣亭”。说来也怪,第二年,满山的枣树居然都结枣了,而且果实异常硕大,众人都疑为仙枣。

当时的江夏太守听说这件事情,暗暗称奇,便派人去摘。不想这当差的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奇异的大枣,忍不住偷吃了几颗,竟然一去不复返,“羽化而登仙”。

某天,太守和友人下棋消愁。正要赢棋的时候,身后传来一声“太守必败”,回头竟然不见人影,只听窗外笛声悠扬婉转,优美而空灵。太守循声追去,直到“盼枣亭”。

四顾无人,只见亭中石桌上有题诗一首,墨迹犹新:

黄鹤楼中吹笛时,

白苹红蓼满江湄。

衷情欲诉无人会,

只有清风明月知。

诗后署有一“吕”字。想必就是仙人吕洞宾。“盼枣亭”从此更名为“仙枣亭”。

五月落梅:经典笛曲名,也叫“梅花落”、“落梅花”,或者“梅花引”。史料记载汉代即有此曲:“长安少年多轻薄,两两常唱梅花落”。将黄鹤楼与梅花落联系起来,始于李白的“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”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